中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器乐教学的策略
一、器乐教学的意义及提出
器乐教学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器乐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体会到音乐独特的魅力,并且有助于自身乐感的培养及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让学生学会基本的音乐表达技能,又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进行弹琴绘画等艺术活动时,双手必须做出精细、灵巧的分工,使大脑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将有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而演奏乐器时左右手指的经常运动将让学生活动更加灵敏,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维持左右脑的平衡发展。由此可见,器乐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更能促进学生脑力的开发,中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当中重要的成长发育阶段,将器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相结合很有必要。
二、器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相结合的优势
1.学生表达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
器乐教学较之于歌唱教学,还是歌唱教学更为重要一些,器乐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性,但是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需要为声乐而服务的。从理论上来看,器乐教学的首先任务便是使学生的歌唱更加优美动听,歌曲表现力更强。现在的流行音乐,几乎每首歌曲都会有相应的伴奏,而这伴奏通常都是由器乐而组成的。器乐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歌唱更有感染力,从而打动人心。乐器演奏的节奏通常和演唱歌曲的典型节奏相似,演奏的旋律也和演唱歌曲的主旋律相关。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每首歌曲的演唱曲谱都有与之对应的演奏曲谱,同样一首曲谱,既能用演唱方式进行表达,亦能用演奏方式进行表达。如果学生能将歌唱与演奏这两种音乐表达形式互相融会贯通,对歌曲的曲调相当熟悉,不但对音乐的表达能力有所加强,而且音准感也会大幅度提升,不容易在歌曲演唱当中出现错误。
2.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
传统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把视唱练耳作为提升学生乐感的一种练习方式,但是近年来随着音乐理论的不断完善,这种观点受到了广大音乐人士的质疑。不断演变的教学方式表明,许多学生音准节奏的能力并不是从视唱练耳练习中获得的,而是从乐器练习的过程当中慢慢领悟而提升的。电子琴是一种和声乐器,当学生在接触电子琴这种乐器时,经过不断的弹奏慢慢就体会到了音高的概念,有些天赋突出者还能很快地辨别简单的和弦。通过对固定音高乐器的使用,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掌握音高、节奏、视唱与乐理知识,从而解决唱歌当中的音准问题。但是背诵曲谱在学生学习器乐的过程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等到学生的曲谱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把音乐符号与对应的音响互相关联,音准感才会大幅度提升,视唱练耳的能力得到发展。而用乐器演奏旋律片段或打击节奏,则能丰富律动的形式与内容,使器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的互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乐理的理解程度,音乐理论得以提高。
3.运用形象教学,感受音乐素养,提高学生演奏器乐的水平。
在器乐教学之前,都会进行音乐素养的训练,在音的高低方面,我是这样训练的:认识五线谱,用左手横过来,掌心相对胸口进行比较,右手食指指着左手的小拇指为五线谱的第一线,无名指为五线谱的第二线,中指为五线谱的第三线,
食指为五线谱的第四线,小拇指为五线谱的第五线,下加一线用右手食指横在左手小拇指的下面。在音的长短方面,我运用不同的形状来比较,如全音符用乒乓球来表示,二分音符用空的勺子来表示,四分音符用实心勺子来表示等形象教学,如: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快乐的音乐娃》歌谱由do re mi三个音组成,do这个音在高音谱号的下加一线,re在高音谱号的下加一间,mi这个音在高音谱号的第一线,我运用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让学生动用手指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在电子琴教学中do用右手大拇指侧面的肌肉来触键,re用右手食指来触键,mi用右手中指来触键,注意手指要抬起,加入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把音乐素养教学与器乐教学相结合做得更好。
三、根据学生能力开展器乐教学
以学生的个人能力作为开展在中小学当中开展器乐教学,将更能促进器乐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必须得明白,学习器乐是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必须得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把握好器乐教学的节奏和进度,不能生搬硬套。学生个人能力有高有低,对器乐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学习能力也有所区别。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的高低,适当地传授演奏的技巧与方法。有些学生或许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在演奏的同时应该试图将自己的语言简单化,以方便学生理解,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只会事与愿违。再者就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演奏技巧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应该合理规划好学生各阶段所要侧重的技巧要求,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各种器乐演奏知识,演奏能力有所提升。如:《欢乐颂》先分声部单独练,一个声部练习时,另一个声部打节拍,然后两个声部在轮奏时就容易达到协和、整齐的效果。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网址: http://www.ylyjzz.cn/qikandaodu/2020/102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