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论文_民族音乐学“双视角”视野下红河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双视角”形成背景—处于不同地域文化中的李元庆
(一) 李元庆“母文化”形成地域—临沧云县
1. 临沧云县自然地理及人文生态空间
2. 受本土音乐文化熏陶下的成长经历及对其音乐研究创作产生的影响
(二) 浸润于红河州哈尼族艺术沃土的李元庆
1. 红河州哈尼族自然地理及人文生态空间
2. 扎根于红河州六十余年的哈尼族音乐研究创作经历
二、继承与创新—李元庆融入“双视角”的哈尼族风格音乐作品分析
(一) 整理改编而成的亚原生态哈尼族风格音乐作品
1. 代表作品《哈尼情歌》音乐分析
2. 素材来源《听是听到手够不着》音乐分析
3. 《哈尼情歌》与《听是听到手够不着》音乐对比分析
(二) 以素材为据创作而成的新生态哈尼族风格音乐作品
1. 代表作品《梯噜噜》音乐分析
2. 素材来源《达依达德·浪堵》音乐分析
3. 《梯噜噜》与《达依达德·浪堵》音乐对比分析
(三) 由基因裂变而得到的新生态哈尼族风格音乐作品
1. 代表作品《喊月亮》创作背景简要介绍
2. 代表作品《喊月亮》曲调结构与旋律特征分析
3. 代表作品《喊月亮》中的“哈尼身影”
三、“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联合研究—李元庆哈尼族音乐研究创作“大事件”口述史
(一) 哈尼族民间歌曲重要理论著述《哈尼哈吧初探》口述史
1. 珍贵“奴局”信息初次得知
2. 既为良师也为益友的“局内人”张牛龙
3. 常牵挂元庆阿哥老师——刘登品与普思成则
(二) “传承双母语不忘老祖宗”的哈尼族儿歌专辑《阿密策》口述史
1. 传承哈尼族“双母语”先从娃娃抓起
2. 感谢创造这样美好农耕音乐的哈尼族人民
3. 是父女也是知音
四、李元庆平衡内外文化视角的哈尼族音乐传承发展践行
(一) 哈尼族音乐文化的“当事人”
1. 双重音乐能力的培养—永远走在学习哈尼族音乐文化的路上
2. 充分尊重“局内人”音乐文化基础上的适度干预
(二) 哈尼族风格音乐创作的“两个平衡”
1. 与之共美的平衡
2. “时代新声”与“民族特色”的平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谱例
附录二:照片
文章摘要:本文把民族音乐学“双视角”视野下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践行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用民族音乐学、口述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李元庆六十余年的哈尼族音乐研究创作生涯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探究作为践行者的李元庆如何在创作与研究中寻求“双视角”的平衡。并通过对李元庆哈尼族音乐创作、哈尼族音乐理论研究著述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例进行分析,探究其如何以自身文化立场传承发展哈尼族音乐文化,并看其如何在具体作品中展现民族音乐学“双视角”的运用。通过口述史访谈的方式,对李元庆音乐生涯中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事件进行分析,探究在特定的历史时间中如何在田野工作及音乐研究与创作中运用“双视角”研究法。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章主要通过讲述李元庆在临沧云县成长经历以及在红河州工作经历探究其民族音乐学“双视角”形成背景;第二章选取三首李元庆不同类型的哈尼族风格歌曲,进行具体分析及与素材来源哈尼族传统民歌间的对比分析;第三章通过口述史的形式,讲述李元庆在创作专著《哈尼哈吧初探》及专辑《阿密策》过程中,如何进行“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联合研究;第四章阐释了李元庆如何在哈尼族音乐文化研究及创作中寻求内外文化视角的平衡。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777/d.cnki.gynxy.2020.000002
论文分类号:J607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网址: http://www.ylyjzz.cn/qikandaodu/2021/1110/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