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榜单到音乐大数据——由你音乐榜项目负
大家下午好!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TME企业发展部星光工作室副总监李宇华,我负责的项目是由你音乐榜,今天主要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课题——从音乐榜单到音乐大数据。
讲大数据之前,先分享一下我对于榜单这个事情的理解,音乐榜单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专业人士评选,比如格莱美,做了50多年,比如金曲奖,也做了好多年,本质上都是一个类型,少部分专业人士一年一度的评审,没有产品,但是会有一个盛大的颁奖典礼,把这一年的新歌呈现给大家,选择出好的有品质的音乐。
另外一端是数据相对应的榜单,比如oricon,其实都是在各自的国家里非常有影响力的榜单,他们有固定的产品,并且以日、周、月为单位去更新,能给大家看到更多,更实时,更快的上榜歌曲的数据,这是我觉得比较大的差别。
我们重点拿billboard来看,1905年没有互联网,统计数据包括了专辑,电台和线下的点唱机等渠道数据,中间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有iTunes,2007年流媒体发展,多了很多流媒体平台,2013年Spotify火起来,2018年又到后来免费的Youtube流媒体平台进来,音乐榜单一定会顺应用户听歌的变化,顺应这个时代的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当下这个时代的流行趋势。
我做了一个注解,当我们开始进入流媒体时代的时候,原来头部歌手掌握音乐行业话语权的现象发生了改变,更多多元化的歌曲开始能够进入到用户的视野。刚刚前面的几位演讲老师提到多元化这个概念,我们举一些例子,像影视音乐,包括一些游戏音乐、综艺音乐和动漫音乐等都能够在榜单上取得成绩,其实跟榜单的机制以及数据源有非常大的关系。
大家记得当年《速度与激情7》上映的时候,主題曲在Billboard上霸榜了12周,它属于影视音乐,这是很有意思的点。
到现在为止,主要的排名是综合流媒体平台播放+电台覆盖+数字专辑加实体专辑销量所得,基本上代表当下比较权威的榜单的整体产品结构设计。
总结整个音乐榜单领域的发展,我会归纳为三个方向。
第一、 榜单价值的变化。最早大家看榜单的时候其实就是找歌,不知道什么歌好听,我去看看榜单上什么歌火,其实是一个C端的用户价值。到了后来,榜单的影响力变大了以后,实际上大家都会看哪些歌上榜,哪些歌手上榜,霸榜多少周,这个时候榜单影响力显著了,不只是对C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榜单沉淀越来越多的数据,榜单还有重要的价值就是洞察市场流行。
第二、 榜单传播形式。最开始看杂志,后来看电台,后来看电视台的,年纪比较大的,当年看MTV都有很多音乐榜单的节目,这是当时那个年代消费音乐榜单的形式。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能看到TME旗下的各个平台都有音乐榜单,包括后来兴起的短视频平台也有音乐榜单。
第三、榜单数据源部分。刚才介绍billboard的时候也能看到最开始从线下,后来慢慢转向线上,电台DJ的推荐、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等等,包括韩国的很多榜单,现在都在引用电视的收视率的数据,这也是他们国家的特性。再到中国很多的榜单涉及到流媒体播放的数字专辑和销量,这是整个榜单进程的变化。
讲榜单发展过程,我们来看看一个榜单最需要具备的是条件,我认为有四个条件最关键。
首先是要有全面的曲库。要知道有做榜单的基础,要知道哪些歌发在哪个平台。其次要有广泛的数据源,能够让榜单变得有公信力,能够让你的榜单更有代表性。然后是科学的算法和品牌影响力的长期沉淀,这是让榜单走的很远,五年、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基础。
我把曲库和数据源做了一个特别标注,我想表达当我们有了这两个武器之后,或者有了这两个基础之后,实际上我们能做的不只是音乐榜单,我们拿到这么多的歌曲,能够看到他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数据变化,实际上给行业传递的信息远远超过了音乐榜单,这是今天最想分享的部分。
回到billboard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榜单是音乐大数据体系的冰山一角。过去这些年做了一百多个子榜单,包括不同的语种,还做了全网定位用户的媒体矩阵,还有面向行业的数据产品服务,做了年度报告,线下沙龙,这些肯定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包括他们开发了自己的IP,我们能看到这家公司在国外比国内领先很长时间去做整个音乐数据的TOB和TOC的沉淀。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网址: http://www.ylyjzz.cn/zonghexinwen/2020/101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