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大地之歌》:一场跨越中西的音画对话
活动最后,艺术家和观众也纷纷表达对活动策划的赞赏,李庚评价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艺术之间跨领域的研究,是我们当代的一个使命和愿望。国家大剧院的这场活动,是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普及知识,更多地是引发大家的思考”。
2022年7月3日,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艺术教育品牌特别策划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跨界对话:《水墨·交响——李庚与吕嘉谈<大地之歌>》,邀请著名画家李庚以及著名指挥家吕嘉,用画展、访谈、演出的方式,展开一场跨越世纪的隔空对话,通过音乐家与画家的独特视角、深度思考,精彩地呈现了一次听觉与视觉、音乐与美术、中国与西方的思想碰撞。活动开场前,李庚还将画展中的两幅马勒《大地之歌》水墨画赠与国家大剧院收藏,宫吉成副院长代表大剧院接受馈赠,并表达了对画家李庚的感谢。
“马勒的《大地之歌》的创作,其实存在很多谜题?”吕嘉在活动中说道,“《大地之歌》虽然是交响曲,但马勒本人却从未将其编入交响曲的编号中,如果按照马勒交响曲的顺序,这部作品应该排为‘第九交响曲',但是马勒只是标题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为什么?因为在音乐界有一个‘第九魔咒',像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首交响曲后去世,有宿命论的马勒认为‘九'是一个不详数字,所以避开了‘第九交响曲'的命名。根据其太太艾尔玛·马勒的书信考证,马勒在这首作品创作一年之后的1909年,才将其命名为《大地之歌》。”而关于马勒生前为什么不演出这部作品,李庚说到到,“马勒曾经对他的弟子布鲁诺·瓦尔特说,不能随便演奏这部作品。我觉得,可能《大地之歌》承载了太多生命之重以及对死亡的预示。”
公元7、8世纪的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创作了很多不朽诗作,这些诗作在千年之后辗转到德国作曲家马勒之手,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而在近80年后,中国的画家李庚又因为这首交响曲,创作了著名的水墨画系列《大地之歌》。从公元7、8世纪到21世纪,从中国到德国,从诗歌、音乐再到绘画,不同国界的人对中国文化中蕴含着的哲学和思想有着高度共鸣,不可不说是一种机缘。
马勒,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其生前,是当时最令人瞩目的顶级指挥家;去世后,他的作品被公认为是旷世杰作。马勒一生的创作仅涉猎“声乐”和“交响乐”两个领域,但是他对交响曲的卓越贡献,使他成为西方浪漫主义晚期最伟大的交响作曲家之一,至今交响乐的上演率与贝多芬不相上下。
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
“艺术中有一种现象,叫联觉,能够把你听到声音,通过不同的色彩、情绪,在脑海中构建起图像”,吕嘉在解读作品时说到,“在指挥《大地之歌》时,我能联想到李白、孟浩然、王维、钱起这些诗人,当我看总谱的时候,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马勒的一生,马勒的世界观。”
对于画家李庚来说,绘画要素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抽象性,而音乐就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在这之间它们有着相互的关联性。同时,它们又完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空间,音乐是时序性的一种艺术,绘画是平面的艺术,两者完全是由两种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音乐里有音符、旋律、和声、织体、曲式,绘画中有笔触、线条、色彩、明暗、构图,所有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则序列形成听觉、视觉的空间感、情绪和意境,所以音乐和美术是非常相通的艺术,我只是用笔墨把马勒的音乐凝固在画纸上。”
活动中,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刘思曼与青年钢琴家、国家大剧院钢琴艺术指导张钰为现场演绎了《大地之歌》——第四乐章《美人》,女中音歌唱家优美的歌声带观众走进马勒描绘的美好世界中,现场气氛在演唱中走向高潮。
著名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曾评价马勒,“研究了他的作品,你会相信,他是当今德国极为难得的人才,一个转向内心世界的人,一个有真诚感受的人。”马勒的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生”与“死”的主题,这不仅与他成长经历相关,也与他一直被排挤的犹太人身份息息相关,马勒一生都在追问“命运”的何去何从,这些悲观的“宿命论”色彩导致他的作品晦涩难懂。马勒最杰出的作品,当数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这是他将歌曲和交响曲两种创作形式高度融合的结晶,同时也是马勒自传式的作品。这部鸿篇巨制,马勒在生前从未演出过,而围绕这个作品,也为世人留下了多个谜题?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网址: http://www.ylyjzz.cn/zonghexinwen/2022/0705/1213.html